15日由國際知名科技出版社“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團”發布的個領國首過美國領2023自然指數年度榜單(2023 Nature Index Annual Tables)顯示:中國在自然科學領域的研究貢獻超越美國,位居榜首。域中

在這份以份額(Share)為主要衡量指標的榜單上,中國對自然指數覆蓋的先全四大自然科學類別(物理、化學、個領國首過美國領生物科學、域中地球和環境科學)的次超總體研究貢獻,首次升至首位。先全份額作為自然指數的個領國首過美國領標志性指標,是域中根據數據庫中特定地區的論文作者所屬機構,來計算該機構的次超作者所占比例,以衡量對研究論文的先全貢獻。

此次最新的自然指數榜單基于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統計數據,展示了不同國家和科研機構在自然科學領域高水平科研產出的域中情況。
在榜單中,次超高質量科研產出居前十位的國家分別是中國、美國、德國、英國、日本、法國、韓國、加拿大、瑞士和印度。與2021年相比,中國新一年份額增長21.4%,在年度榜單排名前十國家中增幅最大。
排行榜還顯示,在自然科學領域的研究機構十強中,有6家來自中國,分別是中國科學院(第1)、中國科學院大學(第5)、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6)、南京大學(第7)、北京大學(第9)和清華大學(第10)。其他十強機構為哈佛大學(第2)、德國馬普學會(第3)、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第4)和斯坦福大學(第8)。

此外,美國和中國各有19家機構位列自然科學研究機構50強。中國在3個自然科學學科類別(物理、化學、地球與環境科學)居于首位。在地球與環境科學領域,中國僅在一年內就實現大幅增長,2022年份額較前一年上升1/3。
而美國在生物科學領域繼續居于首位,其2022年的份額達8395,中國的份額為2492。中國在生物領域保持追趕態勢,份額同比增長了26%。
另外,本次年度榜單中,在地球與環境科學領域,中山大學的份額同比增長超過50%;復旦大學在生物科學領域的增幅達65%;在化學領域的機構20強中,有18家是中國機構。
自然指數創始人戴維·斯溫班克斯評論今年的指數時說,近年來自然指數年度榜單呈現的趨勢表明,中國的研究投入令其在自然科學領域超過美國只是時間問題,而非是否會發生的問題。
?。ㄗx懂世界大事,請關注“伍之管見”微信公眾號。)